他居然是部黑白電影!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部電影
讓我想到小學時老師教的形容詞,它就猶如老奶奶的裹腳布一樣
又臭又長!
我看的時候非常掙扎,因為很多地方我非常不喜歡
但是我又不免抱持著尊敬的心情去觀賞
我沒看過陸川導演的戲,但我相信他的確是大腕級的導演(我連形容詞都內地化了)
因為要駕馭這麼龐大的場景、人物、情節...
我卻沒有看到一絲紊亂,反而是穩穩的一幕幕下去,
我真的覺得他是個好導演
但是我不喜歡他,因為太多鏡頭跟細節處理上
我覺得不夠,我沒這個能耐說有哪裡不好
但我總覺得有氣無力的
好像當兵時在看「莒光園地」一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影級別關係,很多鏡頭都避重就輕
而且我真~的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要用黑白片!
看得我眼睛非常不舒服,一直要提醒自己眼睛沒壞
如果他是想用紀錄片的形式,那他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劇情片隱喻法
偏偏他又用了一堆,試圖讓觀眾能更深一層體會片中涵義
夠了!受不了耶!
想要搞得具有史詩般的壯闊,卻又咿咿呀呀像個賣唱的小販
我非常不能接受
我先簡單說一下,劇情上,他用了一些人物來代表相關連的角度
因為這部戲角色真的太多,根本搞不清楚誰才是主角
我用數字來簡述他們相對應的事物
1.角川正雄、2.陸劍雄、3.姜淑雲、4.唐天祥、5.唐周氏、6.周曉梅、7.江香君、8.伊田修、9.拉貝(真實人物)、10.小豆子
職業:1.日本士兵2.中國軍人3.教會老師4.老外秘書5.中國婦女6.慰安婦7.中國妓女8.日本軍人9.德國商人10.小孩
代表:1.掙扎的人性2.抗戰精神3.愛國知識份子4.自保的小人物5.旁觀、依附者6.戰時的女人7.漠視戰爭的人8.戰爭的本質9.人道精神10.傳承者、希望
有些角色我就不提了,因為我覺得沒什麼意義
劇情上面用中泉英雄扮演的角川正雄為主角,貫穿全場的每個人物
老實說他挺帥的,而且在戲裡演得很好
應該說,這部戲我最讚賞的除了場景跟道具外就是演員了
(這三個並列,臨時演員除外)每個演員都演得很好,但男演員優於女演員
在劇中,角川正雄扮演著掙扎的日本憲兵
在劇情上算是給了南京這個題材新的視野
一開始或許很多人先入為主會認為,又是個要挑動民族情結的電影了!
但是這部戲倒沒有,他用了大量屬於軍人的角度看這個事件
沒當過兵的人可能不能體會,但我能了解
在戰時,每個生命都是很脆弱的,人性有良善也有險惡
沒有什麼對錯,只是命運罷了
總是被說成主角的劉燁(演陸劍雄)
老實說,他出場的時間非常短,只有前期,連中期都不到就沒了
但是他在裡面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傳統的中國軍人
算是會帶給人英雄色彩的角色(連名字都很酷)
至於范偉演的老外秘書唐天祥
在裡面是屬於一種投機者的角色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死了,所以尋求庇護,千方百計想保護家人的他
看上去是有種讓人覺得不爽的感覺
尤其到後來搞得像個漢奸,更是不討喜(雖然我並不討厭這角色)
但戲裡終究會還給他一個應有的結局
高圓圓演的姜淑雲
具有外語能力的知識份子,在裡面扮演母雞的角色
一直張著翅膀想保護那些小雞般的平民
秦嵐演的唐周氏
扮演的是大半的中國婦女,只是她運氣好,老公跟對了主子
所以她可以悠悠哉哉地看著外頭的槍林彈雨
但也代表著,無知是多數婦女的原罪,只知道依靠他人
等到巨變來臨,只能抱頭痛哭加昏倒
江一燕跟姚笛飾演江香君跟周曉梅
雖然兩個人的結局差不多,但是劇情上還是硬把兩個人拆了開來
代表編劇他們的確思考的很細膩
的確,女人當慰安婦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是當下吃子彈倒楣,還是被壓倒在床上倒楣?
猶如江香君說的:「不打仗了,我還靠這吃飯呢。」
但最後她流出的那滴淚,似乎也說明了身為女性的悲哀
反觀周曉梅最後還能賣力地吃著包子,為了生存不擇手段
這地方,我覺得是挺值得回味的
最後我來讚賞木幡龍演的伊田修
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我一開始以為他只是個配角中的配角(因為配角太多)
雖然導演沒有刻意給他多餘的鏡頭
但是他演出了他特有的存在感,一開始是輕鬆的
後來漸漸加重,到了最後猶如空氣般不可缺少
因為他代表著劇中最不為一般觀眾喜愛的「壞人」(對中國觀眾來說)
但他卻能讓我無法打從心底討厭他
因為他演得好,就猶如人魔裡的漢尼拔、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小丑
當一個壞人演得具有他壞的地位後,他就成功了
最後,我對於結尾感到非常的不爽
因為太矯情了,又回歸到中國主義
而且傳達的概念簡單到莫名其妙!你花這麼多時間告訴我,何必呢?
我對於這部電影感到非常矛盾
因為我不喜歡它,而一般我不喜歡的電影
我就不想給他超過7顆星,代表我不推薦人去看
PS:1.連我這個中國人都快認不出來裡頭的女人誰是誰了,拜託挑一下演員好不好!都長好像!
2.開場的「南京南京」毛筆字寫得非常好!
3.最後那段群舞很屌,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幕
偽IMDB:7.1顆星